最近讀完這本書:中文書名翻譯成《逆思維》,而英文原來的書名是《 Think Again》是由Adam Grant所著的書。讀完這本書,我認為書名應該翻作《再思考》而不是現在的中文書名。
這本書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個人的再思
第二部分:人際的再思
第三部分:集體的再思
針對第一部分的主要觀點,摘要如下,
序言,
13本書用消防人員的故事,講二件事:1,創新作法來說,有時候,創新的逃生方式,違反人的直覺,卻是活路。2,消防人員逃生時捨不得丟棄身上的工具,就是帶著包袱前行。
於是作者提到我們思考的過程中,容易緊抓不放的工具(tools)包括假設,習慣,直覺; 卻沒有開放的心態。
15學生考試時,對於第一次填的答案質疑而不去改變。25%是從對改成錯的,50%是從錯改成對的。一嘗試改變,提高分數的機率增加。
17溫水煮青蛙這寓言不正確,但人們接受而不懷疑。
21我們一般人也是,不夠創新而相信直覺。另外緊抓以前的工具不放,擺脫不了習慣的方式。
一,四種心態
34黑莓手機的創辦人麥克2009年看到美國市場近半數,而不願改為觸控螢幕。2014年市佔剩不到1%。他對自己的信心,對他的創新非常專注與堅持,結果埋葬了自己的事業!
38我們和別人說話的方式,常會像這三種職業心態:1)有人像傳教士,不管我的感受,向我傳教。2)有人像檢查官,帶著主觀的懷疑,先入為主地會針對我的缺點挑毛病,想證明我是錯的。3)有人像政治家,帶著討好我,爭取我的認同。作者建議4)科學家,帶著懷疑,透過實驗做最小可行的產品及原型去測試,得出較客觀的結果。
說話者有個人先入為主的想法:傳教士及檢查官。其他兩者比較開放的態度。
說話者會針對聽話對象而改變內容:檢查官(挑錯)政治家(迎合)。不在乎聽話對象。
49作者認為每件事每個伙伴都有不同情境,並非都得每人都得做科學家
46 confirmation bias,找別人說話,是想要確認自己的想法,取別人的話來confirm自己說的。政治家心態,目的在自嗨。
Desirability bias,找別人說話,是要別人順著說yes,根本不管對方真正想要的,傳教士心態,別人表面順從就好了
51重新思考循環:謙遜一懷疑一好奇一發現
過度自信循環:驕傲一信念一兩種偏誤bias一認可
54賈柏斯並不是iPhone的發想者,20 04工程師建議把iPod做成phone,賈柏斯認為愚蠢的想法,但從2004 ^ 2007他願意思考,後來就推出了
57科學思考是開放思維,願意不相信自己的過去,放棄過去的根深棉固的假設,而去改變假設去實驗。
二,信心confidence與能力competence
64作者提出兩種症侯群 :
1)冒牌者impostor(自己有能力,但沒信心。都以為是冒牌者,如哈拉(冰鳥總統侯選人)
2)紙上談兵症候群armchair quaterback(信心過高,沒有能力。傲慢而無知)大多數的老板都是這種。達克效應,自認知道得多,就高估自己,經常不懂裝懂。否認自己的弱點。缺乏能力卻有自信可以完成。
72 愚蠢山,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愚蠢,一知半解的人不懂裝懂,這種人最可怕
77 相信的甜蜜點 confidence sweetspot
S,belief in yourself you 有安全感(secure)vs 沒安全感(insecure)。
C,belief in your tools 十足的把握(確定certain)vs 沒有十足的把握(不確定Uncertain)
IS-UC: 不安x不確定=審慎地懷疑deliberating doubt:不太有把握自己的假設,對自己的能力也沒什麼信心(沒安全感),容易受影響,保持懷疑
IS-C:不安x確定=執迷不悟的自卑obseeive inferiority:非常相信自己的假設,對自己能力沒有信心(沒有安全感),非常自卑
S-C:安全感x確定=盲目的自負blind arrogance:非常相信自己的信念,對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有安全感),自負
S-UC:安全感x不確定=自信的謙虛confident humility:不太有把握自己的假設,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有安全感),開放地接納別人的說法,進行驗證
79信心confidence與能力competence的比較
作者用另外四個維度來看:(1)完全新手:沒信心沒能力,不會亂說。(2)紙上談兵者:有信心沒能力,就容易陷入自負,而就亂說。(3)冒牌者/冒名頂替者:有能力沒信心,就會陷入懷疑自己。(4)自信的謙遜:信心與能力匹配。作者最推崇的是第四種。
作者鼓勵大家懷疑,(開放的心態),才能改變。
三,我們對於事情的期望也是如此,需要拋下成見,否則對於未來都會收到成見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