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24

田口佳史貞觀政要~天可汗導學(上)

 天可汗的領導學: 中外第一帝王學貞觀政要, 德川家康、明治天皇都受益的管理智慧!

ビジネスリーダーのための貞観政要講義: 東洋思想の古典に学ぶ、長く続く組織づくりの要諦

作者:田口佳史   譯者:黃瀞瑤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7/03/03

《貞觀政要》原文共有 40章; 田口佳史先生,抽取其中約一百句話或文字,《天可汗領導學》全文共有六章,分成26小節,每個小節擷取3~4句話來說明。擷取的文字很多都是精華。

在本BLOG分為 6段來說明,藍色字體是《貞觀政要》的原文,章節編號來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891288

以下是第1-9節。

=====================

【第一章】建立領導者風格

一、找到典範/理想的領導者形象

處事手腕高明,善於體察人意

◎中國「領導論」的源起:現實主義與德治主義並重

◎儒家的理想領導者形象:處事手腕高明,體貼人意

◎為領導者加分的重要資質:謙讓與德望

[HH]古代中國的領導,就是口說仁義道德,用道德說服百官與人民,但是所有決策都要依據現實(用),所謂的「用」就是以達到領導者的目的為手段,達成後,再用道德的方式來說服大家,如果不完美的地方,就用「天意」來為領導者說話,最終形塑領導者完美的人格形象

二、奠定基盤∕事業永續經營的關鍵

確立組織的傳統與競爭特色

◎從「創業與守成,孰易孰難?」看太宗的周延心思

【1-3】貞觀十年,太宗謂侍臣曰:「帝王之業,草創與守成孰難?」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對曰:「天地草昧,群雄競起,攻破乃降,戰勝乃克。由此言之,草創為難。」魏徵對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亂,覆彼昏狡,百姓樂推,四海歸命,天授人與,乃不為難。然既得之後,志趣驕逸,百姓欲靜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殘而侈務不息,國之衰弊,恆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則難。」太宗曰:「玄齡昔從我定天下,備嘗艱苦,出萬死而遇一生,所以見草創之難也。魏徵與我安天下,慮生驕逸之端,必踐危亡之地,所以見守成之難也。今草創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者,當思與公等慎之。」

房子是跟他創業的,魏子是將要幫他守成的。他先稱讚房子,其實要表達魏子的重要。做主子的人,就要心裡明明有想法,不能說破,要讓底下的人來猜想,他也不點破,但暗示。

這就是內法外儒(內聖外王)的作法。與道家的率真大不相同。

◎度過創業艱苦期後,務必留心傲慢之心的滋長

主子要避免創業元老倚老賣老,因此也不說破,也要設法壓制這些功臣啊。

◎創業後的目標:明確事業的根本&醞釀他人無法模仿的特色

創業後,守成的作法,也是要不斷創造差異化與障礙,避免被超越。 

三、管理員工∕御下的基本準則

寬嚴並濟,「體貼」與「嚴格」的拿捏

◎即便天災也是領導者的責任

【20-2】貞觀二年,關中旱,大饑。太宗謂侍臣曰:「水旱不調,皆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當責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窮!聞有鬻男女者,朕甚愍焉。」

遇到天災,主子要先承認是自己失德,展現責任我來扛的精神。

◎對下屬仁義與威信並用,是領導者的義務

【13-2】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朕謂亂離之後,風俗難移,比觀百姓漸知廉恥,官民奉法,盜賊日稀,故知人無常俗,但政有治亂耳。是以為國之道,必須撫之以仁義,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異端,自然安靜,公等宜共行斯事也。」

人民的風俗是跟著主子的,並沒有所謂一定的善良風俗。主子就是要「仁義」對待,人民就會「仁義」,但主子也要「威信」,人民才不會作亂。對於順從的人,用仁義;對於不順的人,將用威信。

◎順應狀況,適時拿捏運用「寬鬆」和「嚴格」

對人民要寬容仁義,或是嚴苛執法,這個之間的拿捏,就是主子的智慧。管理,就是「儒」「法」並用。講仁義道德,也要嚴刑峻法,兩者取其中。 

四、培養意志力∕領袖要有反思的勇氣

領導者須時刻省思的十件事

【1-11】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十思=領導者應時刻放在心上的教誨

  • ‧十思之一:懂得知足,切勿任憑欲望擺布
  • ‧十思之二:將投資用在員工,勿強迫員工過度工作
  • ‧十思之三:謙虛衡量實力,不過度相信自己的能力
  • ‧十思之四:言行謙虛舉止收斂
  • ‧十思之五:玩樂要有限度
  • ‧十思之六:勿忘初心,全力以赴
  • ‧十思之七:不要變得像「國王的新衣」
  • ‧十思之八:不想遭受誹謗中傷,就該善待別人
  • ‧十思之九:不因為喜悅就大手筆給予特定員工獎賞
  • ‧十思之十:不因為憤怒而給予員工過重懲罰

◎現代十思=自律自戒的意志訓練

1. 見可欲則思知足,2. 有作則思知止,3.念高危則思謙沖,4.懼滿溢則思下百川,5.樂盤游則思三驅,6.憂懈怠則思慎始敬終,7.慮壅蔽則思虛心納下,8.想讒邪則思正身黜惡,9.恩所加則思無因喜謬賞,10. 罰所及則思無因怒濫刑。 

五、精進自我∕剛柔兼具的智慧

領導者須具備的九種品德

  • 「寬而栗:寬厚而謹慎。
  • 「柔而立:柔和有主見。
  • 「愿而恭:隨和而莊重。
  • 「亂而敬:在慌亂中能慎重。 
  • 「擾而毅:在紛亂中果敢堅定。
  • 「直而溫:正直而色溫和。
  • 「簡而廉:簡約而廉明。
  • 「剛而塞:剛正而不魯莽。
  • 「強而義:堅強而有道義。

◎九德=領袖修養鍛鍊品德的方法

◎現代九德=剛柔齊備的領導風範

◎每月一項的「九德實踐計畫」 

每個月練習執行一項德性。

【第二章】確立堅定的組織理念

六、莫忘初衷∕堅守創業理念

沒有理念的組織難以長久

◎為什麼大多數的組織無法長久?

【1-5】臣觀自古受圖膺運,繼體守文,控御英雄,南面臨下,皆欲配厚德於天地,齊高明於日月,本支百世,傳祚無窮。然而克終者鮮,敗亡相繼,其故何哉?

◎唯有堅守創業理念,組織才能長久穩固

【1-5】所以求之,失其道也。殷鑒不遠,可得而言。

【34-1】太宗從容謂侍臣曰:「周武平紂之亂,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國。其得天下不殊,祚運長短若此之相懸也?」尚書右僕射蕭瑀進曰:「紂為無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諸侯不期而會。周室微,六國無罪,秦氏專任智力,蠶食諸侯。平定雖同,人情則異。」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務弘仁義;秦既得志,專行詐力。非但取之有異,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茲乎!」

如果不能解釋自己的「道」就會失去民心。而後來者要能夠講出一番道理,才能收服民心。

◎事業成功時更應自己警惕莫忘初衷

 【1-9】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要找回根本初衷,以及願景,要用德與義守住。

七、確立規則∕法規的寬嚴標準依據

法規是功是過,端看運用的人

◎法規並非越嚴苛越好

【31-1】貞觀元年,太宗謂侍臣曰:「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務在寬簡。古人云,鬻棺者欲歲之疫,非疾於人,利於棺售故耳。今法司核理一獄,必求深刻,欲成其考課。今作何法,得使平允?」

寬簡,是主子提出的刑法原則。對人民寬容;處理過程簡單。

◎運用法規的人是否公平公正,比法條和規則更重要

【31-1】 諫議大夫王珪進曰:「但選公直良善人,斷獄允當者,增秩賜金,即奸偽自息。」詔從之。太宗又曰:「古者斷獄,必訊於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職也。自今以後,大闢罪皆令中書、門下四品以上及尚書九卿議之。如此,庶免冤濫。」由是至四年,斷死刑,天下二十九人,幾致刑措。

這位大夫建議要有公正的第三者來審判。給予更多獎酬,來避免他的誤差。但主子有增加更多人來協助判斷,就是向上「訴願」來降低誤判。

但這是整個制度與人的素質問題,說的很好,但如果刑法的人與三公九卿有些徇私,或是看主子的眼色,那就失去公平了。


八、改善現狀∕正視自己的不足之處

學習是不斷前進的最大動力

◎當一個懂得「自反自省」的人

【24-1】貞觀二年,太宗謂房玄齡曰:「為人大須學問。朕往為群兇未定,東西征討,躬親戎事,不暇讀書。比來四海安靜,身處殿堂,不能自執書卷,使人讀而聽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書內。古人云:『不學,墻面,蒞事惟煩。』不徒言也。卻思少小時行事,大覺非也。」 

主子當上主子後,才感受以前沒有多讀書,希望現在開始讀。於是就叫一些讀書人來幫他讀。現實社會中,能夠成為企業主或是取得兵權的人,大多不需要讀太多書。讀書可能是一種障礙。不可不慎!

九、樹立威信∕發布命令前務必三思

領導者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顧及利益而失去信賴,是得不償失的錯誤

【32-3】貞觀十一年,太宗謂侍臣曰:「詔令格式,若不常定,則人心多惑,奸詐益生。《周易》稱『渙汗其大號』,言發號施令,若汗出於體,一出而不復也。《書》曰:『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為反。』

發布命令也要很小心,一有錯再追回,反而失去威信。

◎命令發布前務必反覆咀嚼,慎重再慎重

【32-3】且漢祖日不暇給,蕭何起於小吏,制法之後,猶稱畫一。今宜詳思此義,不可輕出詔令,必須審定,以為永式。」

詔令出去前,要很小心的反覆注意,再三審定才出去。

【歷史專欄】太宗與「貞觀之治」

【2-14】由是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斗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齎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這是貞觀之治的形容,西元627年到649年,在位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