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Youtube:https://youtu.be/EmmAlzWmUpg?si=u8Q0uI-WAs1EUuHJ
王賡武教授出生在印尼,1947年到南京求學,但在1949年動亂時期離開南京回到馬來西亞,過去70年,他以海外華人的立場,採用不同的視角研究中國歷史,出版了很多著作,獲得『唐獎』的肯定。這是他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演講。
我聆聽過他的幾個視頻,以下是我的聆聽與反思的心得,有些可能不精確是他的原始想法,供讀者參考:
一,國家疆界 (national boundaries) 不等同文化疆界(cultural boundaries)
居住在中原的華人,很容易將國家與文化混在一起,他們認為這個國家就等同於中華文化,其他國家的華人都是華僑,也應該認同中華文化。
由於國家疆界造成的民族主義,日本、越南、新加坡與韓國這些國家,他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裡面融合了部份中華文化的元素,尤其是儒家法家, 但也排除了部分中華文化的元素,如封建制度。中原的華人,很容易就認為日本人或韓國人或越南人,不能代表中華文化。
然而,現在生活在中原的人所認為的中華文化,與200年前、1000年前或2000年前生活在中原的人所認為的中華文化, 都是不同的。極有可能,日本與韓國所保有的部分中華文化元素,是1000年前宋明時期的中華文化精神,那是目前中原的人所欠缺的。在台灣的人所保有的部分中華文化元素,是200年前清朝統治台灣時期所留下,那也是目前居住在中原的人所欠缺的。
二,世界不是只有東西,還有南北
從清朝鴉片戰爭到現在, 在中原的華人(有別於在其他地方的華人)思想家,他們看世界的角度,只有東西, 例如『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或是講東西方文化差異。似乎『二分法』,將世界分為東西兩塊。
王教授提到,當他站在東南亞(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角度看中華文化,他更發現,中華文化是很多次的北方民族進入中原,融入更多的北方文化所形成的, 而中原的戰亂, 帶來更多中原人往長江以南逃難, 將中原的中華文化帶到南方,與楚越文化融合。當北方的勢力進入長江以南,迫使更多的華人再往東南亞逃難,因此中華文化再往東南亞發展, 與東南亞當地文化融合, 成為嶄新的文化融合體。東南亞有10個國家,每個國家的華人所『去蕪存菁』融入的中華文化元素都不同。這些華人,還因為來自廣東或是福建, 甚至來自福建的泉州還是漳州, 都有不同的文化元素。
中原地區的封建帝國統治者,不盡然是血緣來自中原的原生種族,從3000年前的周朝到300年前的清朝,包含五代十國,遼金元清這些朝代的統治者,血緣很多來自西域或東北,因為中國領土的特性, 東面南面臨海, 西面西南面高山峻嶺, 因此統治的威脅總是來自北方,但最終大多是北方種族統治中原,然後發現中華文化的封建制度太棒了,可以以寡御眾,只要防守北方的外族入侵, 就可以高枕無憂。
直到18世紀末,西風東漸,才開始警覺到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以及西方工業革命與科技所帶來的現代化文明, 太強大了。清朝的統治者, 嘗試反抗西方的現代文明, 後來改為要『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 到後來民國之後,幾乎完全放棄老祖宗的中華文化,而全面西化。
由於東南亞從18世紀開始陸續成為西方的殖民地,直到1950年代才陸續成為民族國家, 從歷史的長河中對於中原的人幾乎很少造成威脅。但隨著全球化的腳步, 以及『海權』的重要性被關注到之後,中國才開始意識到『世界不是只有東西, 還有南北』。中國要前往非洲與歐洲, 必須透過一帶一路, 陸路需要經過很多國家,而海路需要經過南海與麻六甲海峽。
中原的人不再是天下的中心,中華文化不再是天下的圭臬, 東南亞十個國家不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中原的人必須採取另一種世界觀來看天下。
三,中國歷史是北方人的視角
王教授在1947年到南京上大學, 第一堂課讀中國通史, 那是中原的人認為理所當然的歷史, 從堯舜禹湯西周春秋戰國一路到明清,在中原大家認為歷史就是按照教科書寫的。
但他1949年回到馬來西亞,他接觸到歐洲殖民亞洲的歷史, 也讀到英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的歷史,他發現很多迷人的故事。在一次大戰前,其實民族國家的意識還沒那麼興盛, 歐洲很多政權, 其實都是貴族與世襲, 錯綜複雜的關係, 並沒有一個大一統的歷史。他的父親來自河北, 母親來自江蘇, 他發現他們對於中國的視角就有差異, 江南的華人通常不是政治的核心, 但是以商業為重心, 他們看北方的中原就有不同的看法。
他當時回來馬來西亞念大學, 想研究中國歷史,但是政治的因素, 他不能研究中國近代史, 那時候他無法到中國, 也不能到台灣, 於是他只好研究早期的中國歷史, 五代十國, 他想要研究中國怎麼分裂的, 以及後來怎麼統一的, 這個分裂與統一之間, 有什麼意義?
他研究五代十國發現, 中原的人都是以北方(黃河流域)的人的視角看天下, 他試著找出更多南方人與北方人的差異, 以及這些差異的歷史意義。後來他也研究明朝與清朝的歷史, 發現元朝來自北方, 疆界橫跨到歐洲, 但明朝變得很小, 後來清朝也是來自北方, 由於清朝與蒙古人的關係, 才造就他的強盛統一的大國與形成現在的疆界。
由蒙古人統治中原的元朝是一個很特別的時代, 蒙古人的疆界到達歐洲,是個歷史上曾經最強盛的帝國。蒙古人對中原的征服, 令中原的人團結起來,主要是漢人的團結, 在90年之後, 重新回到漢人的統治。
清帝國在瀋陽成立之初, 是滿族、蒙古人與漢人三個種族聯合成立的。滿族在元朝被視為蒙古人,居住在東北的漢人與蒙古人, 也屬於八旗的旗人。清帝國成立到滅亡, 都以漢滿蒙三種語言為官方語言,因此, 清朝也可以說是不全然滿族的帝國, 也是蒙古人與漢人的帝國。只是,站在東北的漢滿蒙人的視角,他們佔領了中原,在他們心目中有三個南方, 一是南方,是富庶的江南, 一是西南,是川滇西藏, 另一是海南,包含離島與東南亞半島。
清帝國,從中原漢人的角度來看,是一個腐敗的政權。但不容否認的,清帝國是所有以中原為首都的政權當中,少數具有雄才大略, 將版圖擴張西到西伯利亞, 東到海參崴, 北涵蓋新疆與蒙古大草原, 南包含西藏到越南的大國。清帝國的北方民族特色, 信奉佛教,以及與蒙古人的關係,才能造就這樣的龐大帝國。尤其是接管西藏與新疆地區,在唐宋之前中原的漢人政權做不到讓廣西以西或以南的地區臣服,但清帝國做到了。
另外,雖然從秦朝漢朝開始進行郡縣制度,但通常還是親王或軍藩各據一方,直到元朝才做到一條鞭的行省制度,這個制度沿襲到明清。明朝皇帝原本想要定都在江南, 因為控制北方的緣故,的第二任的皇帝還是搬到了北京。孫逸仙也曾經希望定都在南京, 最後中央政府還是搬到北京。
為什麼位在北京的政權才可以主宰整個中原與江南 ? 首都搬到南方後還是再回到北方? 這是因為文化的因素, 所有受過中華文化教育的知識分子, 接受的是孔老夫子在北方形成的思想與制度,南方的文人都被北方的思想與制度所吸引。
即使宋朝位在南方, 也自稱是正統的北宋繼承人,但畢竟中華文明發源在黃河, 南方自古就是叢林或蠻夷,北方即使被遼金所佔領,中華文化的根源還是在北方。因此, 南宋的朱熹,承擔起了復興中華文化的道統,尤其是復興孔子的文章, 這位來自福建的朱熹,重新編訂四書,訂定為標準,也因此在中原一片慌亂之下, 南宋延續了中華文化。
到了元朝滅了南宋,元朝有的是軍事力量,來自蒙古的領導者就是少了中華文化, 因此, 元朝的領導者知道農業文明與游牧文明的差異, 為了鞏固中原的政權, 必須接收南宋的知識分子, 用中華文化來治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