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24

文化思維:儒家是最好最堅韌的包裝紙

最近看了田口佳史與澀澤榮一的書,想了解一下,日本人怎麼看《論語》?

找到這本台大教授於2007的書《德川日本儒學的特質》,大致翻了一下,擷取一些觀點,試圖找出一些脈絡。我試圖從日本的儒學歷史回顧論語的價值,慢慢發現原來「儒家是最好最堅韌的包裝紙」,而且日本的學界,沒有包袱,可以就朱熹。王陽明,孔子的想法互相爭辯,旁觀而不會造成黨爭。

我的心得摘要如下,我的理解未必正確,只是心得啟發:

一,日本人引進儒家來作為「神道」與「佛道」的爭辯基礎(第一/二章)

日本人從中國學習儒家思想,尤其是德川幕府,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教化人心」「建立長治久安的統治基礎」。

日本內部文人就有神道與佛道的爭辯,有人支持佛道,有人要恢復神道,政變的過程中,引進儒家進來,試圖「以儒排佛」或「以儒排神」。儒家的思想可以被用來做不同的解釋。

285頁服部宇之吉主張「日本儒教」,就是把儒家+日本皇道/神道結合的儒學。

285頁林羅山的「理學神道」也是引進儒家「理學」來與「神道」結合。

這個爭論沒有答案。

後來的學者就把「儒,神,佛」三教合一。田口佳史,非常支持「老莊」,於是又變成「儒,神,佛,道」的合一。

二,日本對於《論語》是愚民還是牧民的爭議(第三/四章)

日本的儒學可以分成多個派別,

1. 德川幕府所支持的「朱熹儒家」,理學的儒家。那是類似中國,用來建立政治統治的基礎,也是主流。

2. 伊藤仁齋「古義學派」,不信奉「朱熹」,獨尊《論語》《孟子》,以仁義為主,訴求王道。

3. 日本的荻山徂徠反對仁齋這類學說,因為不認為《論語》裡面的所有孔子說的都是對的。荻山徂徠認為《論語》的想法完全忽略《六經》的本意(86頁),反而要重視《論語》沒有說的部分,以及《六經》背後「不言」的內涵,因此要求回歸《六經》的古文辭,從古文字中找到「孔子沒說」的深意。弟子太宰春台(字純)《論語古訓外傳》,用皇侃邢昺包咸的注疏,來取代朱熹的四書集注,嚴重推翻了朱熹的看法。

4,丁茶山(字若鏞)的《論語古今註》,則針對太宰春台《論語古訓外傳》做了五種解釋:補充,反駁,質疑,引證,事實。在他的文章中,凸顯出幾個爭議的觀點,一是「管仲論」到底管仲是不是仁者?孔子在論語中有質疑,朱熹認為是,孟子不認為是,丁茶山批評朱熹,但也沒確定;二是《論語》是愚民還是牧民?徂徠學派認為「愚民論」但茶山認為「牧民」。三是「心性論」,茶山認為「嗜好是性」,而否定朱熹「性本善」「心即理」。

5, 王陽明學派,這在德川時期被壓制,但暗潮洶湧,到明治維新後,後來成為影響力大的學派。

三,「孝經」與「孝」的意義(第五章)

1. 基於孝的政治鬥爭

明朝孝宗皇帝死了,兒子繼位,也死了,換侄子世宗(嘉靖皇帝)繼位。

世宗要尊稱他的爸爸「興獻王」為「興獻皇帝」,這是「孝順」自己的爸爸。

這件事,明朝官員一大堆出來反對,認為「大孝」是「道統,要孝順伯伯皇帝」不是「孝順自己的爸爸」,不能「變更朱元璋的規定」,於是嘉靖皇帝叫臣子去修改《明倫大典》讓他可以追封他的爸爸成為皇帝。很多人不滿,就有17個官員被廷杖而死。

後來的人稱呼嘉靖皇帝,如同「桀紂」。

2. 奪情的政治鬥爭

張居正要守喪三年,沒有守到三年,怕官位沒了,就回來執政,皇帝准了「奪情」。反對這個這個命令的人,就來「彈劾」,彈劾的人就被免官或廷杖。但後來張居正死後,反對派得勢就大批鬥。

崇禎皇帝的時候,因為打仗需要,針對還在守喪的楊嗣昌也是「奪情」重用兵部尚書,群臣反彈,也是把反對的人下獄入罪。貶謫外放。因而造成官員的大分裂。

3. 《孝經》的大推崇,是朱熹與王陽明學派鬥爭的具體化結果(197頁) 

明朝晚年王陽明學說盛行,王陽明的弟子,特別推崇《孝經》,大約出版了80幾本的《孝經》書籍,解釋孝經。士大夫甚至推崇《孝經》要成為群經之首。

民間宗教白蓮教,羅教,與數百個教派,都奉「孝」為主軸,教育人民「孝順父母」是小孝,孝敬「宗教的領袖」「創生宗教的始祖」「孝敬祖先與神佛」都是圍繞在「孝」。

因為朱熹講「儒家」與「理學」,是以「內聖外王」為訴求。王陽明的學說,講到「致良知」就被擴大與宗教連結,就變成要去信仰冥冥之中的神佛或祖先,切實的行為就是孝順父母,進而孝順宗教的領袖。

4. 「孝」作為儒教與其他宗教連結的共同點,讓「神佛」藉「儒」而合法化

日本也是引進「孝」的觀念,延伸「孝」為宇宙化,神秘化與宗教化(206頁),日本中江藤樹的《孝經啟蒙》《今文孝經》《古文孝經》《孝經考》,訴求每日拜誦,抄寫,溫習孝經的內涵,可以產生神秘的力量。

德川家康大臣本多正信,寫了《本佐錄》建議將軍「神儒佛合一」,人民要孝順自己的「小父母」,而要祭拜「大父母- 皇上帝」,如果沒有盡父母之孝,就是背棄儒道,就是毀謗先祖父母之道。

藤樹引用中國《尚書》「唯天陰騭下民」的原意,寫了一本書叫《陰騭》,提倡上帝真實無妄的慈愛,造化人間萬物。這本書類似《了凡四訓》勸民孝順做善事。他的弟子,進而發揮日本本土的神道。

四,王陽明學說是「明朝亡國」的禍首,卻是指「明治維新」的潤滑劑(第六/七章)

這個觀點對我而言是很新奇的,因為我的知識淺陋,竟然不知道《顧炎武。日知錄》(P234-248 )以及王夫之,黃宗羲等人都批判王陽明的「致良知」「詆毀朱熹」「學禪」「陽是儒家卻包藏佛家思想」,認為王陽明的佛家思想,是「天下禍首」「堪比桀紂」,那種亡國恨對王陽明的批判,非常深刻。這個反王陽明的風氣,在清朝一直都盛傳。

但日本人卻在明治維新,迎來王陽明的思想,認為它訴求階級平等,跳脫朱熹的理學,回歸心性與禪佛,剛好可以與「武士」精神結合。這也有時代背景,因為德川幕府的統治是以「朱熹」的儒學為主,壓制王陽明的想法,甚至王陽明與佛學的淵源,在民間較受歡迎。在德川幕府末年,下層「武士」與人民信仰佛教,推崇「王陽明學的儒教」,起來做亂,因此王陽明學被稱為「反亂之學」。

這裡體現出中國「士大夫文化」與日本「武士文化」的差異。

士大夫,是來自民間但讀書為了「服侍皇帝」的官僚;武士是為了「俠義濟民,義憤救國」的民間力量。士大夫是根據科舉考試來取得地位,相信的是「道統」是「孔子學說」,因為皇帝之下的所有「士大夫」有能力都可能變成宰相,做不好就被貶為庶民,這個身分是不穩定,升遷的基礎在於「皇帝」的恩賜。但「武士」是跟著「主人」來的,那是一種穩定的身分,而主人不是「皇帝」而是「籓主」,武士的身分是跟著「戰功」而來的。

中國的士大夫,口說「仁義道德」,面對生老病死的困擾,私下學「道家」或「佛家」,但不能說出口。朱熹甚至用「理學」來抑制「道家與佛家」。但日本的武士,沒有「儒家」的道統,因此武士的「智仁勇」三德與禪宗的「戒定慧」三學想通,武士道的精神在於「和氣」也與佛學相通。日本的武士不需要「陽奉陰違」「佯裝聖人」。日本禪學《達摩與陽明》提到王陽明是佛門的達摩,是「孔門的馬鳴與龍樹」。日本武士講「事上磨練」就是「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學說,明顯帶有「佛家」思想,有平等思想,對於日本人明治維新打破「階級」的思想可以呼應。德川幕府重視朱熹的想法,明治維新用王陽明學說來突破,獲得歡迎。

中國的士大夫,在明朝末年接受王陽明學的「本體」,就是「心性修養」與「良知」,而沒有「實踐的功夫」,因此就流於「心性」的探索,士大夫自視清高,鄙視工商業,因此就變成「清流」的人。日本的武士,則是「本體與功夫並重」,學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畢竟就是要「打仗」,後來很多武士精神轉為工商「實業」的人。

同樣「王陽明」的學說,重視「心性」與「知行合一」,在不同時空背景下,走出不同的路。

【心得】

今天花了半天時間,讀了這本書,真的收穫很多。

儒家的學說,文字的內容並不重要,只要能夠斷章取義,然後每個學者可以各自發揮,互相批評。重點是目的?中國學者的目的,有的在於協助皇帝,支持皇帝君權統治的合法性。有的則是用來作為鬥爭的工具,用守喪三年的奪情用來批評政治對手的不孝,進而鬥爭。有些人則是拿來作為宗教使用,孝順父母不夠,還要孝順「宗教領袖」。進而將「儒家」當作包裝紙,取其中的文字,哪來包裝「神」「道」「佛」之類的。

日本人將儒家拿過去後,剛開始,也是為了統治目的,有的學者拿來包裝「神道」,有的哪來包裝「佛道」,後來有的學者是「神道佛合一」。為了將神道佛一以貫之,用的就是「孝」這個元素。

日本人值得欽佩的,他們引進「王陽明學說」,多種用途,有的拿來支持「明治維新」,有的拿來「支持佛教」,有的拿來支持「武士精神」,更多企業家拿「知行合一」結合《論語》來「闡述生意經」,變成儒商。

如果讓我來總結這本書,德川日本儒家的思想,就是「儒家是最好最堅韌的包裝紙」,可以包裝千變萬化的內容,讓世界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