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森軻瀾(Edward Slingerland)教授的《為與無為,當現代科學遇見中國智慧》(原文書名:Trying not to try)這本書,他用現代科學的語言與行為經濟學康尼曼教授《快思慢想》的兩個思考系統,解釋先秦五子的思維模式,頗有所感,整理如上圖。
難得這位教授研究中國的先秦思想多年,參考另一個學者David Nivision 所探討《德的悖論》,撰寫這本書,並且提出『無為的悖論』,分析先秦五子的思想,各有優缺點。讀了之後,覺得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受,也從『去蕪存菁』與『整體宏觀』的唯精唯一的視角,不偏不倚的看待五子的兼容並用。
這張圖用兩個維度來看待中國先秦思想的五個重要人物,也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三個主要思想家:儒家,道家與墨家。
冷認知(cold cognition)維度,就是《快思慢想》書中的慢想系統一,就是理性思考,仰賴人的意識與理智。孔子與墨子,是重視理性的學習與思考,也強調反覆的練習,熟練後才能生巧,並且將所學內化成為習慣。老子與莊子,則是反對『刻意學習』的智巧,甚至認為很多儒者就是利用智巧,才做出虛偽不實的事,並且造成戰爭與動亂。
熱認知(hot cognition)維度,就是《快思慢想》書中的快思系統二,就是直覺反應,仰賴人的情感與身體反應。孟子與莊子,都重視人要找回自身的自然情感,例如孟子講的人之四端與莊子講的心齋作忘,天性存在身體裡面,浩然之氣存在自身,不假外求。老子與墨子,都不重視個人的情感與直覺,都是捨棄熱認知的。
因此,儒家是熱認知與冷認知並重,孔子的理智大於情感,孟子的情感大於理智,兩個人都希望立己立人,齊家治國平天下。莊子只重視熱認知,非常浪漫而自我。墨子只重視冷認知,非常無情,但能凝聚成一個幫派。老子則希望返回嬰兒,不要智巧也不要情感,甚至足不出戶而能知天下事。
森軻瀾(Edward Slingerland)教授,提到中國先秦思想的最終理想都是『無為』,無為的意思就是effortless action,不要費力而能自然自在的完成想做的事。孔子的無為是『從心所欲不踰矩』,孟子的無為是『找回四端,呵護幼苗』,莊子的無為是『逍遙遊』,老子的無為是『復歸於嬰兒』『無為而無不為』。
作者在書中探討各家的學說,各有優缺點,就如圖中,不同維度有其利就有其弊,有所得就有所失。這些先秦的思想,在2000多年前提出,必有其時代背景,有些論述已經過時,但有些內容也歷久彌新,因此,我們必須知道『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因情境』而『去蕪存菁』精煉出我們所需要的部分;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允時允地,允人允事,允情境』而『整體宏觀』一覽出我們所需要的執中。
行仁行義用儒家,養生養心用道家,創新創業用墨家,分取其精華,合成其一體。
本書重點摘要
一,作者先分享無為是什麼,
作者採用快斯曼想的系統一與系統二來起頭,系統一就是理智的冷思考,系統二就是直覺情感的熱感應。當我們遇到熟悉的事都會直接採用系統二,但如果碰到複雜的是,就需要採用系統一。所謂的無為,就是要讓我們能夠輕鬆自在。
無為的行為,也可以說是不需要努力作用的行為。無為,和心流、和熟練,是三個層次的。無為是「心流」加上「利他利人」。「心流」很多時候只是對於自己的遊戲陶醉在其中,沒有與他人產生關係,那就比較無為。
心流是熟練加上樂在其中,很多人因為習慣成自然,也因為技巧熟練,而能夠直覺反應。但這兩種都不構成心流。心流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要能夠樂在其中,不會覺得無聊,具有一些挑戰有一些成就。
因此,要做到無為,不能只有熱感應,有的,需要冷思考。這也就造成了道家與儒家不同的走法。
二,然後德是什麼,這邊給我很大啓發。
我第一次比較清楚的認識到什麼是德,他就是我們的言行舉止,也是我們在跟人互動的過程之中,所顯示出來的本性。基本上的就是一種磁場,我們在意識上難以去壓抑他。因此如果我們的本心是善良仁慈的,別人就可以感受得到。
我第一次感受到,我的沒有修煉得很好,因此很多人沒有辦法感受到我的真誠與熱情,也因此沒有辦法有很好的互動,我也沒有辦法得到別人的支持與肯定,簡單說德沒有修好。
三,儒家與到家怎麼修養無為
孔子是採用冷思考帶動熱感應
孟子是採用熱感應先,希望冷思考協助
老子希望拋棄熱感應與冷思考,回到原始的狀態
莊子希望只用熱感應,不要冷思考
另外一個對比的是墨子,他只要能思考沒有熱感應,是一個純粹理工男的思維
四,作者探討無為的悖論
簡單地用兩個詞來形容這個悖論:偽裝的或自發的
儒家孔子:如果使用冷思考來修煉,希望透過古代的禮樂制度,達到人和人之間的和諧。達到一個無為狀態,如果他沒有真誠的感情,沒有自發的良知或天性,這樣的人他可能就會是虛偽的,說一套作一套,是刻意去偽裝的無為。
道家老子:老子希望拋棄冷思考跟熱感應,然後回到原始的狀態,沒有慾望也沒有作為,他希望可以在原始的狀態達到大家互不往來而有和平純樸。老子認為不要去爭,最後成果會自己掉下來,所以無為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到無不為。但這個結果是順其自然的掉下來。因此這個也是一種偽裝的無為,只是不為等待掉下來的無為。
儒家孟子:他看出一般的人是有七情六慾,孔子的做法只會讓這些人,說一套作一套,還有很多人不知道要怎麼達到無為的境界?另一方面,孟子不認同老子什麼都不做,但他認同老子順其自然的方法。.於是孟子提出了善的事端說,有四個端,側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及是非之心,呼應孔子的仁義理智。孟子教育儒家,不要回去拿「周禮制度」當手冊,孔子講的古書不是通往聖人的路!孟子主張找回內心的幼苗去呵護他們,讓他們自然的成長,不要像孔子太多的雕琢,但也不能像老子任其亂長,而是有所為也有所不為。孟子的想法,讓一般人容易尋找四端,孟子和齊宣王的故事展現孟子不是僵化死守古禮的,孟子順著齊宣王的喜好及興趣去跟他溝通去引導齊宣王找出他也有同情心也有愛人之心,也有羞恥之心。但是孟子學說最大的盲點,就是每個人的性情當中有四顆很好的幼苗,卻有上千顆的野草,孟子並沒有提供一個方法,讓大家可以好好的栽培這些幼苗,而能夠抑制其他野草的蔓延。就像齊宣王,在孟子的引導下,似乎找到了四株幼苗,但是孟子一轉身之後,其他的野草又掩蓋了幼苗。
到家的莊子:莊子跟老子不同的地方,在於他不想回到原始自然的狀態。他希望就維持現狀,接受現狀的好與不好,用自己的熱感應,去感受最自然最舒服的狀態,他不希望用冷思考,因為那是庸人自擾。用顏回要去阻止衛君暴虐的故事,一開始顏回想要用儒家的方法去勸勸,結果被孔子擋了下來 ,叫他回去心齋,讓他去除雜念回到無我的境界。也就是當他面對衛君的時候,能夠順著衛君的話來做反應,如衛君不想聽他就不要勉強的去說,這樣他才可以保全免於被殺頭。但這個故事的謬誤在於顏回,最早是希望能夠去拯救衛國老百姓,但若他經過了心齋之後,他還是可以去勸諫衛君,但他也可以預期效果幾乎為零,只是他能明哲保身的不會被殺頭。這樣的結果,顯得莊子比較偏向於私人而欠缺對於社會的關懷。
顯然作者對於莊子的做法比較認同,他認為維持現狀,接受現狀的好或壞,不要賦予他太多的價值判斷,也不要有太多刻意的作為,因為很多刻意的作法顯得是偽裝,而不是自發性的。莊子的做法也比較像後來的禪宗,許多的公案,並沒有特別標榜善惡是非或貴賤,因此將所有的思考跟判斷留給讀者或者是問者,就像莊子書中提到的小鳥與大鵬,小知與大知,莊子並沒有賦予哪個比較好?哪個比較不好?
但作者對於莊子的講法也提出一個質疑,莊子經常跟惠子辯論,莊子其實也在表達某種程度的價值判斷,雖然他避開是非好壞,但他在呈現「人為的虛偽」不如「順其自然的真實」,這也是某種程度的價值判斷。
作者進而探討,我們人類的意識及思考,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最大的天賦,應用這些天賦有錯嗎?應用這些天賦就是虛偽的嗎?如果有些人他的習慣跟習性,就是採用冷思考而非熱感應,他們的思維模式,難道不是自然嗎?
五,各因其性
最後作者的探討,每個人的特質不一樣,因此面對孔子老子莊子孟子邁向無為的做法,每個人會有不一樣的選擇。甚至在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也會採用不一樣的方法。
我的心得是,所謂的無為,就是內心的自在,也就是自己能夠覺得對得起自己,能夠睡得好覺,那就是自在就是作者所想要寫的無為。
因此,因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之下,有不一樣的無為的選擇。這沒有標準答案,孔子孟子莊子老子甚至墨子,他們的行為與思維,都可以給我們參考,讓我們自己選擇一個最適合的因時因地制宜的做法。
六,科學的關係
作者是用腦神經科學來說明冷認知及熱認知,再用這兩個認知來解釋孔孟老莊的修煉方法。
這並非我原先思考的,孔孟老莊能夠在科學時代,幫助舒緩科學的弊病?或是科學和儒道融合或取得平衡?
我原先想像,科學產生人心慌亂,科學助長衝突戰爭,科學也創造很多新價值,這些「科學」的發展可以加入「儒道」而有不同結果?
另一方面,我在想「儒道思想」在21世紀有什麼new value? 可以怎麼攙入現代文明?例如「儒道思想」變成心理咨詢幫助人們心安,變成社會科學的成分?或是成為「科技管理」的原素?
顯然這本書,「科學」的意義並未達到我想研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