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孫子兵法》,同時參考幾位暢銷作家所撰寫的活用叢書,希望從其中擷取靈感。
第一本:嚴定暹女士的《讀懂孫子兵法-發揮人生戰鬥力》這是在2021年出版的書,全書分為三部分,將孫子兵法活用在「兩情之間」「有利害關係的人際之間」與「領導者的情緒管理」。
另一本:胡川安先生的《權衡》,作者將這本書當作學生出社會前,思考人生生涯的框架。
第三本:田口佳史的《社長的孫子兵法》,作者將這本書當作企業領導人,管理底下大將或自己領導一個企業的參考書。
從這些書籍,他們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將《孫子兵法》從 B2B (組織對組織)的視角,拉到C2C(個人對個人)的視角。另外,他們選擇性地摘要其中的部分,而捨棄無法解釋的部分。針對這三本書的詮釋方式,我的心得如下:
一,《孫子兵法》原本是組織與組織(B2B)競爭的觀點
其實孫子兵法,通書講的是「彼此」兩個對偶之間的互動,兩者具有利益關係,兩者意識到彼此的競爭關係,書中的兩者是兩個組織(有君主,將領,士幹部,卒作戰部隊,兵民間部隊,眾大眾),孫子要解決的問題,包含幾個關係:
1,我軍對他軍
2,君主對將領
3,將領對士卒兵眾
4,我將對他將
5,間諜對間諜
過去有學者研究《孫子兵法》這本書到底是寫給誰看的?這並沒有答案,爾眾說紛紜。我個人認為,也許就是孫子把自己的心法統整起來,部分是寫給「君主」看,部分是寫給「將領」看,部分是自己的作戰心得。
其次,我建議讀古書,不要用度管理理論的方式來解讀,很多古書,經過3000多年的刪減遞變,斷簡殘編,未必有完整的理論架構與邏輯,也不可盡信書中的內容。我們讀古書,切勿奉一本書為「不可挑戰的聖經」,而沈迷在其中。適當地理解,每本書在不同時代的背景下,有他的「情境式」意義。在今天的情境下,未必可以全盤接受。
因此,《孫子兵法》的架構,是從古代兩軍作戰,沒有「雷達,衛星,網際網路,數位科技,民主制度」的情境下,擁有國家統治權的君主,與被任命的將領,要如何做好戰勝的計畫。
以前這本書,作為兵書,讀的人是「將領」或君主。但現代,這些作者希望將這本書,變成「普羅大眾」來閱讀,將視角從B2B對抗,變成 C2C 對抗,這表示書中的某些觀念,不容易直接移植過來。因此,在人際生活交往中,怎麼應用「間諜」與「反間計」?在男女交往過程中,怎麼應用「散地,交地,死地」等地形?在網路行銷中,怎麼火攻別人的「庫房,輜重,人馬」?在人際關係中,怎麼「愚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些《孫子兵法》的「組織對組織」競爭觀念,怎麼轉換成「人際關係」的互動觀念,難免就需有些「取捨」與「改編」。
二,《孫子兵法》有不合時宜的部分
如前面所說,《孫子兵法》的架構,是從古代兩軍作戰,沒有「雷達,衛星,網際網路,數位科技,民主制度」的情境下,擁有國家統治權的君主,與被任命的將領,要如何做好戰勝的計畫。
因此,書中提到的許多地形,在古代是個進攻與防守的障礙,但在現代,很多已經不合時宜。例如九種地形,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這些定義,在當今衛星可以偵測,物聯網可以預先部署的情況下,未必適用。另外,孫子兵法當時,只有「陸戰」,沒有「海戰」,「空戰」與「資訊戰」,也未必適用。
此外,孫子的道,講的是「上下同欲」,這在古代,君主的地位是天給的,人民沒有話語權;但在現代,民主政治下,君主是人民給的,在其權力的穩固性,以及決策的過程,跟孫子時代已經大不相同。也因此「愚民政策」在孫子時代是主流,但在現代則需要審慎操作。
從Wikipedia可以查到「愚民政策或蒙昧主義(Obscurantism」,就是故意阻擾事情的明朗化進程或不將事件全部信息公之於眾。這在西方世界,包含古希臘柏拉圖的「高貴的謊言」開始就有。直到16世紀的啟蒙運動,才讓民智頓開。日本到了明治維新,才啟蒙人權,中國到了清末民初,才引進民主(德先生)與科學(賽先生),追求真理。
在中國的古書,包含老子,論語與孫子兵法,都出現過「愚民」的思想,當然很多學者為了為這些3000多年前的諸子們辯護,就會刻意將許多解釋做「變形」,例如說「文字訛誤」「愚民的愚,不是愚弄,而是正面的意義」。我認為,我們現代人讀古書,不需要這麼拘泥,就相信古人的時代背景不同,不需要刻意的辯護吧。
在孫子的第十一章《九地篇》歐這麼一段話,
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慮。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 機。焚舟破釜,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此謂將軍之事也。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孔子提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後人提到要改標點作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見《論語·泰伯篇》)「小人與女子為難養也」,也被修改為,「小人」不是指「一般人」而是品行不佳的人。
另外在商鞅的《商君書》,其中很多論述是關於愚民政策以及為君王穩固政權,剝奪百姓人權的觀點。
在老子提過「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甚至還有更直白的「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這些不合時宜的部分,在當代讀者來看,就需要「取捨」或「改編」。
三,《孫子兵法》的部分詮釋與類比
從《權衡》《社長的孫子兵法》到《讀懂孫子兵法-發揮人生戰鬥力》這幾本書,我們也可以看到現代作者如何從《孫子兵法》中,抽取他們想要詮釋的部分,依附在《孫子》的古文字句,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樣一句話「道天地將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都可以做不同解釋,但也能自成一套說法。
畢竟《孫子兵法》這本書古文5000多字,就像《道德經》或《易經古文》也各5000多字,古文一字多義,沒有標準答案,於是留給讀者「各自詮釋」的空間。現代作者,為了讓讀者容易理解,更需要透過的「部分詮釋」與「類比」的手法,也因此可能發生「過度詮釋」或「遠離上下文脈絡的原意(斷章取義)」或「譬喻過當」的結果。
這就牽涉到讀者讀書的目的,如果讀者希望透過讀書來啟發自己,其實讀者是在讀這些現代作者的心得,從現代作者的詮釋中找到自己的解答。讀者,從現代作者的書中獲得啟發,根本不需要了解《孫子兵法》原書5000字的真實意義。因此,與其說讀者是在讀《孫子兵法》,不如說是在讀「胡川安的心得」,「嚴定暹的心得」與「田口佳史的心得」。
因此,「放棄原書的意義,而用作者的想法改編」就是當代作品可能的做法,當代讀者在閱讀時,就要有自己的覺察與判斷。
四,將《孫子兵法》科學理論化的可能性
讀完Adam Grant 的《Think Again》(台灣出版的繁體中文本,譯名為《逆思維》),我在思考,(1)就《孫子兵法》所寫的古文原意,其論述未必完全符合當代的時空情境,(2)當代這些作者對《孫子兵法》的詮釋,他們的解讀方式,只是一種解讀方式,未必是經得起不同情境的驗證。(3)在《孫子兵法》這本書中,所提到的內容,那些適合在現代的環境?有哪些已經不合時宜?有哪些需要被修正?
例如《孫子兵法》第十二章《火攻篇》在現代的戰場上,已經不合時宜。很多作者,將「火攻」類比成為「網際網路」的攻勢。針對「火攻有五種:火人,火積,火輜,火庫,火隊。 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這段話,當代作者,也試著進行適當的類比,但也看得出牽強附會的程度在所難免。
如同《think again》的觀念,我們需要避開「完全相信」與「完全否認」的二元思維,而是活用古人的智慧,選取適當的部分,並捨去不合時宜的部分。
科學化的理論,就是找出部分「適合的部分」建構出模型,在某些條件成立下,這些模型是可以運作的,而且不同的人都可以使用,也會驗證得到同樣的結果。
這些古文,因為當時代的背景與文字的應用精簡,欠缺情境條件的假設,也欠缺驗證,只好讓讀者各自解釋(牽強附會者多),然後讓其他讀者「想當然耳」。這種結果,就不會是科學化的。個人化「感性」的詮釋法或類比法,在演講的場合,可以吸引一些同感的聽眾,但也無法說服其他沒有同感的聽眾。
科學化理論的方式,才可以讓這些古文,形成一套邏輯,讓更多人不是憑感覺地短暫認同,而可以在思維中深入,並且活用。這也是西方管理學,變成社會科學的過程。我想可以朝這方向嘗試,才能真正講這些古書變成「智慧」而不是「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