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4

快思慢想:文華2014年的心得

 《快思慢想》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尼曼的書,裡面有很多顛覆的行為經濟學觀念。這是2014年參加快思慢想讀書會的心得筆記:

1. 系統一與系統二的思維模型

作者以「系統一」和「系統二」的概念闡述人類的思維模式:

系統一(快思):快速、直覺性思考,往往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下進行決策,反應迅速但容易受情緒影響,經常偏好簡單直接的因果關係。

系統二(慢想):較慢、理性的思考模式,需耗費心力進行邏輯分析,適用於數學計算、邏輯推理等情境。系統二會測量機率和判斷邏輯,但大多數人會因為懶惰而依賴系統一的直覺進行決策。

2. WYSIATI原則

系統一的思維模式通常以「WYSIATI」(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為基礎,即「所見即真理」:

系統一偏向根據眼前有限的信息,迅速拼湊出因果故事,從而形成片面的認知。

這種思維模式容易忽略未觀察到或未知的信息,導致決策上的偏誤。

3. 系統二的懶惰特性

第十五章指出系統二的思維往往懶於仔細思考,只要表面合理或略有相似之處,便會接受系統一的推理。

系統二容易被表徵(representativeness)所影響,因而放棄邏輯思考,接受類似性高的結果。

這種表徵可能導致過度偏好不太可能的事件,並忽略統計基率和實際機率。

4. Heuristic(捷徑思考)與偏見(Bias)

第二部分中,作者分析系統一的捷徑思維如何引發偏誤:

過度自信:基於WYSIATI,人們容易自信於自己看到的有限信息而忽略真實情況。

框架效應:因他人描述方式不同而情緒化判斷,導致認知偏誤。

因果故事:人們會根據片段記憶編造因果故事,而不考慮統計的真實性。

5. 系統一的過度自信

第三部分探討系統一的過度自信,說明直覺思維未充分了解事情脈絡便草率結論,表現如下:

過於依賴權威:認為專業或權威的話無須質疑。

忽視外在檢視與標準化流程:缺乏統計分析或第三方意見。

缺乏廣義的框架(Broad Frame):狹隘的觀點導致片面解釋。

6. 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第四部分介紹作者提出的前景理論,相較於白努利的效用理論更為符合人性,特點包括:

中性參考點:決策會基於某個參考點,而非絕對收益。

敏感度遞減:損益影響隨數量增大而遞減。

損失規避:人們對損失的反應強烈於獲得的快樂。

7. 記憶自我(Remembering Self)與體驗自我(Experienced Self)

作者在第五部分提出「記憶自我」與「體驗自我」的概念:

記憶自我:傾向於記住峰值和結尾的經歷(peak-end effect),忽略事件持續時間,重視最刺激或痛苦的片刻。

體驗自我:對經歷的整體痛苦與快樂有更長遠的認識,重視過程的整體體驗。

8. 經濟人與一般人

作者以「推力」一書的經濟人和一般人概念作為補充:

經濟人:理性至上,依循芝加哥學派的假設,在無異曲線上轉換成本極低。

一般人:行為經濟學派觀點下,人們對參考點的依賴強烈,轉換的心理成本往往造成不同的損失感受。

9. 幸福的觀眾角度

作者以歌劇《茶花女》為例,說明外界觀眾如何看待「幸福人生」:

觀眾通常只記得故事的高潮片段,而忽略角色的整體生活。

對於現實中的人,幸福往往無法單以瞬間的峰值來衡量,經常忽略長期的痛苦與孤寂。

10. 對「觀眾」的反思

人們往往依賴他人視角來評價生活的成就與遺憾,例如:

某人若在事業巔峰期過世,觀眾會惋惜其才華未盡;但若平淡退休,則少有人記得其成就。

繼而反思,外界對人生成敗的判斷或許過於片面。

11. 生活滿足的主觀指數

研究顯示,生活的幸福感並不完全取決於物質或身體狀況:

罹患罕見疾病或身體殘障者的快樂指數未必低於身體健全者。

高收入者的幸福感也不一定超過中產階級。

12. 幸福的不同視角

幸福的體驗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

自身長期的體驗(experienced self):以自己整體生活的滿足感為基礎。

記憶的角度(remembering self):往往基於幾個重要時刻來評價幸福。

觀眾的角度:僅在意個人生活的高潮部分,忽略整體的安穩幸福。

13. 不同人生選擇的吸引力

快思慢想提醒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選擇不盡相同:

有人選擇穩定的職業生涯,擁有平穩收入和穩定退休金,生活缺乏高潮。

另一些人則選擇冒險,經歷了起落的浮沉,在外人眼中更具戲劇性和吸引力。

14. 生命的平穩與波動

透過統計平均值的觀念,80%的人的人生會在平穩區間內小幅波動,10%的人經歷大起大落,少數則在極端中度過一生:

快思慢想提示我們,追求的過程會影響整體的幸福感,但人的命運受運氣影響甚大。

15. 快思慢想的啟示

快思慢想從經濟人和一般人性的思考角度出發,引導讀者反思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了解親密關係、家庭維繫的真義,是否應過度追求長久或激烈,而應珍惜當下的美好瞬間。

人生如舞台,眾人看戲,劇情起伏並不代表真實生活的幸福,需從自我角度審視和調整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