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勃在《得到 APP》講《老子》
226:反對儒家的美德
(1)道德經的道德與儒家的道德是不同的層次。
第18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老子的觀念,仁義於事無補,反而費事,
作者提出諸葛亮一直北伐,對於蜀國的老百姓並沒有幫助,只是造成國庫空虛與人民疲於打仗
(1)道德經的道德與儒家的道德是不同的層次。
第18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老子的觀念,仁義於事無補,反而費事,
作者提出諸葛亮一直北伐,對於蜀國的老百姓並沒有幫助,只是造成國庫空虛與人民疲於打仗
(2)美德導致虛偽
第38章上德,下德,仁,義,禮,忠信,德之薄
德怎麼定義?各說各話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最上德的人,不刻意要求別人的道德,反而表現自己的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儒家的德,刻意要用禮節來規範,反而就流於形式的德,這也是虛偽
帛書: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是仁義禮智,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德者不刻意講自己的德性,而沒有私心(無以為己)也不勉強別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仁者愛人刻意去做,表現出德性,而沒有私心,也不勉強別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義者刻意去執行公義與正義,糾正別人來符合禮儀,是有自己的堅持,有所勉強他人,但還不至於訴諸武力。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儒家講求禮,刻意要求所有人符合自己的禮,如果別人不服從,則會拉著別人或推著別人照做,就是強迫別人來配合了。
若以老子的觀點,道家上德,孔子上仁,孟子尚義,荀子韓非子則尚禮,甚至立法來執行禮。
(3)美德導致衝突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謂美,斯惡。
強調道德禮節,就是在強調「分別心」,然後要強迫別人遵守自己的道德標準。
漢武帝的儒生狄山過於強調「儒家善良的價值觀」,因而反對戰爭,最後把自己談死了
王安石變法,儒生的思想出發點是對的,但如果不能讓正反兩面的人都能朝向妥協,而堅持自己的立場,過於堅持的結果就是把溝通堵死了。
講仁義道德並沒有錯,但若是只堅持自己認定的標準,而不能與他人溝通妥協,自己的標準就會撕裂社會,然後造成黨爭,衝突的結果無濟於事。
227:老子批判智慧
(1)老子反智
第38章老子反智,老子將道與智作為對立面,道是本是根,而智是虛是花
第65章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不要以智慧治國,是為玄德;
常使民無知無欲,讓他們愚昧,讓人民無欲望,就不會作怪。
(2)老子反對大有為政府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政治無為,使人民變得淳樸;政治嚴苛,則人民就鑽漏洞。
老子的思想有其局限性,對於沒有競爭的封閉社會,例如偏遠大海中的一塊小島上的部落,統治者可以這樣治理。
但是若面對接鄰的大國侵略,或是國內有競爭的勢力,他的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
(3)老子主張反對文明成果
第三章,不要給予稀缺的東西,就讓人民的慾望降低
第80章,老子希望不要用什伯之器(十百人合作製作的器具),舟輿不要用,不需要打仗,也不需要文字。
老子的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在春秋戰國,除非是洞庭湖上的幾個小島部落,互不往來。若以希臘城邦為例,那邊的小島之間,也是戰爭不斷,也是小國寡民,卻無法安寧互不往來。
老子的理想,相對儒家的道德說服,墨家的以戰止戰,則是完全不同的思想,卻也不可能實現。即使在漢代,乃到了今天,都不可能實現的。
228:老子批判法家
(1)道家與法家的差別
無為而無以為:老子認為無所作為,也沒有興趣去作為
無為而無不為:老子認為無所作為,而實際上卻能達成目的,這有兩種解釋:君主不作為,但卻讓一切事情在掌握中完成;君主不需作為,讓老百姓自然的運作而順利進行。
前者是莊子:對做官沒興趣,因此不需要有所作為
後者是韓非:君王不要作為,透過法令,讓人民自行遵循運作
(2)無為,要不要法?
第57章:法令滋章,盜賊多有,人民多忌諱而民彌貧
老子希望不要讓人民忌諱(禁止做什麼,禁止說什麼),法家則限制很多
第74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
老子對於反叛者,尊重君王去逮捕殺掉
(3)無為,要民眾貧還是富?
第57章:我無事而民自富
老子希望人民富有,法家希望人民貧困
第75章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
訴求君王不要讓百姓太艱苦,讓他們生活富足,就不會對抗了
(4)建立信任,讓百姓謂我自然
第17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
老子的觀念,是要無為而治,而不是威逼百姓,更不是法令滋章,而是贏得信任
這也跟法家的觀念很不同,法家重視規章制度,反而讓百姓失去信任
229: 漢初的老子治國之術
(1)要把被搞壞的世界搞好,就要無為。
秦國統一天下後,太有為了,推動郡縣制,因為中階官吏尚未到位,管不了各個諸侯國。
漢初先採用無為,放任諸侯國。57郡,朝廷只管15郡,42郡由諸侯王去管,讓諸侯先治諸侯國,自己只有小範圍郡縣制度,等到時機成熟與官吏到位,才全面推動郡縣制。這就是第36章這麼一段話,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2)不要在爭議點做出立場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很多價值觀的問題,就不要討論這些本質性的問題
漢景帝制止黃生(桀紂再壞也不能推翻弒君)與轅固生(商湯推翻桀紂就是聖人的道理)的爭論,因為他支持任一個人,都會否定漢代的正當性。聰明的領導者,就是不要給是非。
(3)君主要學會抽離
君主也不要愛民眾,而是放任民眾,沒有感情。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4)善建者不拔,善抱著不脫
漢初就是採用這套說法,漢初不要拔除諸侯的力量,而讓諸侯去建設,在坐收漁翁之利
漢初皇帝位子不穩固,想要籠絡諸侯,籠絡匈奴人,不要切斷關係對立,才能抱得緊
這是長期抗爭,也要有一種遠見與耐得住性子
也就是「既已與人己越多,既已為人己越有」,這是老子之術的極致
到了宋明,太重視儒家之術,就變成了黨爭了。